其實我喜歡的一向是偏傳統面的日本, 像是佛寺, 神社, 和紙藝術和飲茶文化…等。 喜歡的是在林蔭古剎下走著, 踩著葉子前進, 累了就喝杯抹茶, 聽聽寺廟的鐘聲, 逛逛賣木屐和手工瓷具的小藝品店的悠閒下午時光, 而這種寂靜慵懶的美在鐮倉就能體會的到, 所以我們特地安排了一天離開繁華的東京都, 前往這湘南海岸尋幽探訪。
從東京出發前往湘南海岸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 愈接近目的地鐮倉, 就愈多綠油油的田地, 小小灰色的二層日本住家與慵懶的貓兒。
要玩湘南, 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具有復古懷舊的江之島電車了, 那綠綠的小車廂, 節數也不多, 裡頭都是木頭做的車廂椅, 加上只有一人掌車的頭帶藍帽, 笑瞇瞇的列車長, 就是江之島電車的特色, 江之島電車之於日本就如內灣小火車之於台灣。建議大家買個一日卷當天來回各站數次, 沿線多的是寺廟和小小的古城, 不怕你沒地方去。 這個小列車會沿著海岸而行, 也有一段的路程是火車和小汽車共用車道, 非常特別, 你可以享受到海景風光也可以看到火車汽車爭道的有趣景象。
車上大多是年紀大的日本老婆婆們和戶外教學的學生, , 大家帶著大大的帽子在這夏日相約來一趟鄉下之旅, 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的暑假時光! 在這也比較看不到時髦的東京女孩或一零九辣妹。
我們的路線是去看高德院大佛, 順道拜訪長谷觀音寺鶴岡八幡宮。表妹笑我說,幹嘛來這看佛, 八卦山的佛可比這大的多呢。
從長谷下了電車, 我們就沿著古老的小街走去看佛, 一路上都是很古老的名產店和藝品店, 木製的店面, 褪色的招牌, 用布幔掛起的招牌, 無一不讓我喜愛沈醉在這古樸的氣氛當中。高德院大佛果真不大(算是日本第二大)也沒有穿金帶銀地豪華, 它只是個很樸素的古銅色雕像, 1200多年時原來的木身遭摧毀, 後來才用青銅再打造過的。大佛的嘴角淺淺地微笑著, 給人很安祥的感覺。據說有年海嘯從南方海邊拍打上來卻沒有淹過這尊佛所在的位置, 可為神真的顯靈保佑阿。
寺廟後面有一處可歇腳的樹林, 我們在那吃了抹茶冰淇淋,乘涼,還看到很多小學生在竹林下撲著野餐巾野餐。 我和那些小朋友微笑, 突然間, 一個小男生很興奮地看著我們, 然後抓著他的老師問東問西地, 還一邊偷看我們。表妹翻譯給我們聽, 說這小孩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也是黃皮膚說的話他卻聽不懂, 原來他不知道何謂外國人阿!! 這裡真是鄉下喔…….我看到日本小學生都自己帶便當耶, 也有好習慣會帶壺茶, 我想, 那便當裝的一定是媽媽細心作的美麗壽司吧! (不過, 表妹說現在的媽媽大都很忙, 所以冷凍食品也買的多, 不像以前一定要親手做便當給小孩了)。
鶴岡八幡宮也在沿途上, 是當地有名的神社, 最顯著的就是那朱紅色的大鳥居與邁向正殿前的高聳階梯, 主要建物是在1191年由源賴朝幕府所建造的。正殿裡頭有很多古時候的神轎。神社前面的大路中央有一段植滿櫻花的浪漫街道,兩旁充滿了很多日式特產店,賣大小木屐, 日式點心或是陶器等, 我也添購了幾個平安時代人物樣子的筷架。
後來, 我們還走去江之島看夕陽。雖然電車下錯站的我們多走了一段路, 但是剛好可以看到電車和汽車共用道路的驚險畫面, 也順便逛了一下鄉下的超便宜超市,看到乡下主妇们什麼都可以載的腳踏車(有傘架喔), 覺得很有趣。
幾年前來日本時, 我也來過湘南海邊, 穿著浴衣和日本友人在海邊一起看煙火。 今天和妹妹們來, 勾起了我大學自助旅行的美好回憶………我們看到一個年輕人坐在海邊階梯上, 吹著類似澳洲原住民的樂器…..一群老鷹覬覦遊客的食物………..年輕人在海邊嬉戲玩飛盤………原來離開東京一個半小時民情如此大不同!
我們徒步走上跨海橋前往江之島, 那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 所以我們姊妹們一起做出勝利的姿勢向海邊夕陽舉起手, 很像偶像劇喔….後來我們還爬上了島上的一個鳥居, 在那俯瞰湘南海岸, 很漂亮, 但是我們雙腿已經累到再也爬不動了…
江之島是個很迷你的小島, 蜿蜒的斜坡帶領我們往上爬, 路旁都是遺棄的貓狗, 特別是貓, 你會以為你在希臘吧. 也像在九份, 因為像個小山城.
這天的日本傳統風光行程可以說是用包山包海來形容, 我們三個女生從湘南海岸邊一路跨海走到山上的寺廟, 運動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