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搬來華府附近以後, 工作機會頓時比田納西多出許多, 我積極地到處接案子,接連做了一些口譯和教書的工作; 雖然工作都要我開一個多小時到DC downtown 或是Rockville, 但是看到Ernest每天都很辛苦地工作, 我想若也可以運用自己的才能幫助別人, 又能幫忙貼補家用, 真是件很快樂的事, 所以自從搬來以後, 我是常常在網路上投履歷表, 到處接案子, 而往往在接觸人群和新環境的工作過程中, 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也體驗到很多生命的感動, 每次工作後我總是有很深的感觸.


 

和幾家翻譯社最近聯絡的案子都是回去我的母校, Georgetown University的醫院去做口譯. 我很高興有機會能回去母校, 感覺倍加熟悉和親切, 回味一下古樸校園的景色和我在那唸書的時光, 那一段青澀的留學生日子, 歷歷在目.

 

但是現在在醫院工作是一件戰戰兢兢的事, 感覺並不輕鬆, 因為關於醫學方面的口譯, 牽涉到很多專有名詞要我準備, 翻錯是會出人命的, 我必須先念點書, 隨身帶字典, 仔細做筆記, 還要常常先問Ernest, 請他幫忙我. 再者¸ 去醫院看到的都是人的病痛, 和人談的大多也是她們痛苦的病史, 加上漫長的等待, 看上去做這個口譯並不是一件很快樂的差事, 特別是當翻譯出來檢驗結果是負面時, 那病人的表情你是永遠都忘不了的………

 

可是, 我想到目前為止, 我學到的都是病人和我分享到的樂觀和勇氣,雖然這些人和我都是萍水相逢, 以後不可能會在碰見了,但是我們相處的短短幾小時內, 也許是因為都是中國人重人情的關係吧, 見面三分情, 也喜歡聊天, 所以她們都會和我吐露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好像好早就認識了她們一樣………………

 

其中一個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案子, 是一對很有氣質, 鰜鰈情深的大陸夫婦.那位太太面對病魔的勇氣與樂觀的心, 以及丈夫細心深情的陪伴, 讓我非常感動, 久久都無法忘懷.

 

那位太太是在腎摘除手術後去照片子, 發現有小黑點, 懷疑她腎癌的癌細胞擴散到骨頭才去看醫生的. 在等待的過程中她告訴我說, 她和先生以前在大陸都是大學裡的理科教授, 她先生還是俄國聖彼得堡大學的物理博士, 可是為了存錢給女兒醫病, 他們來到美國做的都不是與專業相關的工作, 語言也不是很通. 在這住了十多年了.

 

這位太太非常地優雅, 講話很有條理,也很有禮貌,在等待的過程中, 和我談了很多她記憶裡在台北的一些小事(小時候她隨父親搬到台北幾年又回大陸)還鼓勵我去看蔣夫人的畫(因為他在國會圖書館工作, 每天接觸到很多中國的珍貴書籍和畫冊). 在一旁等待的先生話不多, 但是填表啦的一些行政瑣事他全包了, 我還看到他把太太每個醫療記錄都放在透明的講義夾裡, 分門別類地標記好, 把想問醫生的問題都先寫好, 還去研究新的雷射醫療技術適不適合太太, 是用哪種原理設計的(他是個科學家)準備問醫生, 真是個用心的人!!

 

言談中發現, 原來以前他們兩位都是經歷過勞改的, 所以腰, 膝蓋, 都不好, 經歷了很多動盪不安的年代最後來到美國; 但沒想到, 太太後來居然得了腎癌……

 

你從這太太身上看不到一點憂慮與陰影. 她一直讚美診間裡牆上的風景照, 十分漂亮, 讓人心情輕鬆, 也一直和你談話, 顧慮到你的感受, 似乎是要把握住生命中每一分, 每一秒的美好. 這是我都不曾注意到的.

 

我誇她很勇敢, 很樂觀, 一點都看不出生病的樣子, 她說, “自從我發現罹患癌症之後, 我從不氣餒,也不怨天尤人, 因為我這輩子從來就是問心無愧, 踏踏實時地做人, 而在我發現身體有異常出血時, 我就體會到我可能是得癌症了. 我很珍惜每一天, 都好好地過, 也希望我還能繼續去上班”.

 

她還聽說有一種新的癌細胞切除手術, 他很願意不計代價去嘗試, 因為身為科學家, 她明白, 即使失敗了她的例子也可供研究, 為後人提供更好的醫療結果.

 

從來, 我都是從書上學到的勵志名言, 那天在醫院裡, 我看到了格言真實的體現和生命的勇敢.

 

她和先生後來得到的是好消息, 那些陰影並不是癌細胞, 所以最後, 他兩是帶著滿臉的笑意回家的.

 

那天開車回家的路上, 我迫不及待地跟Ernest分享我遇到這位勇敢太太的事情, 他說, “真好, 你都還有這種感動!有些醫療人員做久了, 都麻木了……….”我想可能是吧, 醫生護士每天都看到那麼多的病痛, 若是太敏感, 哭哭啼啼地, 怎麼幫忙人呢?

 

無論如何, 我還是很高興, 在這充滿病痛的醫院工作裡, 讓我有機會看到人生的光明面和感動, 回家的路上, 心都是暖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huatsung 的頭像
    yuhuatsung

    Amanda 3+1 的生活

    yuhuats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